微信二维码 顶部
广航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广航新闻 >> 正文
向海洋科技进军!广航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
  审核人: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日    来源:科学研究部

近日,广州航海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A1行政楼六楼603会议室举行。学校党委书记陶韶菁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党委副书记胡命杰、纪委书记陆志英、副校长陈建平以及全体会员代表参加大会,副校长张劲文主持大会。

会员代表举手表决

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广州航海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章程(草案)》,并选举产生广州航海学院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随后,在A1行政楼五楼509会议室召开了校科协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陶韶菁为校科协第一届主席,张劲文和陈建平为第一届副主席,路金林为秘书长。

校科协第一届主席陶韶菁讲话

陶韶菁作了题为《科技之炬 照亮海洋交通发展蓝图》的报告。她表示,这是学校坚持科研强校战略,凝聚众智进行关键科技攻关的战略举措,该协会将肩负起凝聚科技力量、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并在推动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标志着学校科技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新阶段。

陶韶菁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打造海上新广东是广航院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学校将以广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校科协成立为契机,紧密对接海洋强国建设与区域发展需求,持续深耕高端海工装备制造、深海技术研发等海洋科技领域,为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经略海洋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点燃“蓝色引擎”。

陶韶菁指出,校科协作为学校联系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为学校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作为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将着重突出三方面的工作:一要聚焦核心,锚定科研主攻方向,引领科研攻关的准度与锐度;二要精准对接,加强学术交流合作,在协同创新中彰显科协价值;三要凝聚众智,激发创新活力,打造全体科技工作者共有的精神港湾。

学校长期深耕海洋领域,科研成果显著,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成效卓著。尹衍升教授团队领衔的先进材料研究院聚焦海洋严酷环境使役材料与运维装备蚀损过程防护技术、检测技术与制备科学等领域技术前沿,创新性提出了“以海制海”的理念与防护技术体系,有效延长深海、极地、远洋、南海等领域海工装备使用寿命。该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基于海洋装备运维环境南海微生物矿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已在海洋工程装备的多种材料中完成试验验证,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

胡金鹏教授领衔的海上风电创新中心聚焦海上风电产业链进行科研攻关,研究成果在港珠澳大桥、国家海洋试验场(珠海)、三峡“引领号”、海装“扶摇号”海上浮式风机、亚洲在运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场项目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项目和亚洲最大海上风电集控中心项目揭阳神泉海上风电场项目等数十项国家和地区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该中心重大研究成果“深远海SPAR漂浮式风光波能源岛”项目在能源转换效率、设备集成度与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未来深远海绿色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研究院长期深耕综合航运政策法规、战略规划、航运管理、航运金融、航运法规等领域,为湾区航运发展增添动能。省级近海基础设施韧性提升工程技术中心聚焦钢结构免维护防腐体系研究、绿色低碳混凝土材料开发等领域,助力港口航道、跨海桥梁等近海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提升。广州焊接研究所以低碳、高效、智能化的焊接技术为舰船、海洋平台等海洋装备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未来,校科协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对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需求与行业前沿,汇聚科技力量和资源,在服务国家经略海洋、建设交通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奋力书写属于广州航海学院科技工作者的璀璨华章!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会员代表参加会议。


文稿:程  松 杨志发

初审:汤玉婷 刘晔珍

复审:王有才 路金林

审定:李  娜       


已是首条
下一条:甲子校庆 冼健兵校友捐赠600万元助力广航发展
关闭窗口